必赢76net线路官网艺术教育发展年报
(2023-2024学年度)
2023-2024学年度,必赢76net线路官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文化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强化美育育人功能,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将学院本年度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 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持续优化
学院持续完善由院领导牵头、美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与教学系部协同联动的美育工作责任体系。本年度,教务与科研处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推动艺术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学生工作处联合团委、各系部,更加注重将美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日常思政教育,着力构建“浸润式”美育环境,营造“人人向美、人人尚美”的浓厚校园氛围。
二、 艺术教育保障条件稳步增强
学院持续保障并适度增加对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艺术活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设施维护等需求。本年度,重点对部分艺术训练专用教室、排练厅进行了设备更新与环境优化,提升了艺术教学与实践的硬件水平。学院继续充分发挥非遗文化馆、学术报告厅、图书馆艺展空间、体育馆等综合场馆效能,全年保障各类艺术活动需求达百余场次。此外,学校建成水文化体验馆,并依托进水文化体验馆、水经苑、水轴等水文化场所,多次组织参观、研学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其育人作用。水文化馆不仅为艺术实践提供了独特场域,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意境,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师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成为学院以水育人、以美育人的生动载体。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在稳定现有30余名专任艺术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培养、交流等多种途径,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同时,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聘请了更多高水平社会文化艺术专家、非遗传承人、行业艺术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开设工作坊,本年度新增校外艺术导师7人,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强化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
三、 艺术课程体系内涵深化拓展
学院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理念,持续优化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内涵建设。
1. 核心必修课程《大学美育》(1学分,18学时):在第一学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成立《大学美育》教研室,启动美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多次组织跨学科课程建设研讨会和专题备课会,重点推进课程内容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挖掘水利、工程、信息等专业领域的美育元素,探索跨学科美育教学新模式,强化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协同效应,切实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 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继续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美术鉴赏》《戏剧鉴赏》《书法鉴赏》等经典课程(每门1学分)。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本年度新增设了《影视鉴赏与批评》《艺术与科技》《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流行音乐文化》等特色选修课程。学生需在修业期间至少选修完成2门课程(2学分)。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启发式、互动式、实践性,强调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
四、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
学院以“激扬青春梦想 涵养时代新人”为主线,全年开展多层次、多维度校园文化活动,深化美育赋能,彰显艺术教育蓬勃的生命力。
1.艺术活动引领风尚
校园文化艺术节持续提质扩容,2024年舞蹈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红歌班班唱”歌唱比赛、艺术快闪活动等几十项活动、赛事汇聚艺术创意,上千名水利学子在各项活动中展现昂扬向上的青春风貌、出色的艺术才华。
以“青春飞扬 ‘寓’你一起”为主题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艺术节、“青春健步行”体育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贯穿全年,各系部积极举办并参与到各项文化艺术节活动中,深化了集体美育浸润行动,完善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模式。
此外,学院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斩获全国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再次彰显美育育人范式的影响力。
2.文化美育扎根传统
机电工程系与当地中小学多次联合开展重阳、端午等节庆美育活动,以节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接受文化熏陶,厚植文化自信。信息工程系推出“潮汐画语”海洋艺术快闪、“森林画愈”疗愈创作等活动,结合地方特色,将自然美学融入专业教育。各系部多次开展剪纸创作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通过浸润式的文化艺术活动,让这些传统的指尖艺术升华为文化认同,在提升学生审美格调的同时,筑牢文化自信的精神基石。
五、 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
学院大力拓展课外艺术实践平台,推动美育实践向纵深发展,并与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紧密结合。
1.近年来,我院成立非遗技艺、汉服文化等美育工作室3个、美育社团5个,深耕传统艺术育人的沃土,淬炼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2024年1月,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专题展上,我院木版水印技艺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精彩亮相。学校以“木刻入古出新 水印一路芳华”为主题打造的项目,受到观展人员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各系部同步推进非遗风筝、书法剪纸进校园活动,打造沉浸式文化传承课堂。
2. 全年多次开展开展红色铸魂、雷锋精神赋能、文明实践行动等主题美育活动数十场。通过纪念馆研学、古城艺术实践教学活动、艺术场馆浸润等形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体验,厚植家国情怀,构建行走的艺术文化课堂。
3. 实施“艺术赋能城乡”计划,多次组织师生为城市公共空间创作主题艺术装置,推动专业服务社会;依托国际展演、公益服务项目,如无人机助农、水利志愿服务等,形成“技能服务+美育传播”特色模式;开展“春生万物,美育润心”等活动,拓展心理育人维度,探索心灵美育新路径。
六、 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浸润人心
学院持续优化“森林式大学”的育人环境,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融合。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更加注重融入艺术元素和水文化特色:增设校园公共艺术雕塑、水景艺术装置及主题文化景观小品;利用图书馆、教学楼等公共空间,定期举办师生艺术作品展、主题摄影展等;强化校风校训的视觉传达与环境浸润,通过标识系统、文化长廊、电子屏等多种载体,营造积极向上、向善尚美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感悟水之精神,砥砺奋进品格。
学院将继续秉承先进文化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不断优化艺术教育生态,提升美育工作水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艺术教育的独特力量。
注:本报告统计数据起止时间为: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